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钡车氖舜笠岳矗夜中呕袒肪?,为各类经营主体厚植投资兴业沃土,经济吸引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近日,《中国营商环境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为观察我国营商环境建设进展提供了重要途径。 多年来,我国立足国情社情,借鉴国际经验,在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营商环境建设道路?!侗ǜ妗吠怀鲋泄厣?、重视国际可比、紧扣企业关切,对我国优化营商环境取得的进步作了集中展示。 (一)集中展示了我国改进提升营商环境的显著成效。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营商环境建设继往开来、纵深推进的重要一年?!侗ǜ妗方樯芰宋夜袒肪辰ㄉ璧闹氐憔俅牒吐涞匦Ч?,充分运用摆数据、举案例、设专栏等方式增强内容的丰富性和生动性,通过“小切口”具象化展现我国营商环境建设的生动实践。 (二)集中展示了我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重点举措。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需要汇聚各方面合力共同推进?!侗ǜ妗纷芙崃宋夜谖す骄赫谐≈刃?、依法?;ぞ魈搴戏ㄈㄒ?、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优化涉企服务等方面的改革举措和总体成效,介绍了在解决经营主体痛点难点、帮助各类经营主体降本增效方面迈出的新步伐,提出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思路框架。 (三)集中展示了我国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坚定决心。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决心不会变,一视同仁为外商投资提供优质服务的政策不会变?!侗ǜ妗啡娼樯芰宋夜员旯室涣魉?,在加快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实现更多领域公平开放等方面作出的积极努力,展示出我国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信心决心,彰显了欢迎各国企业把握机遇、投资中国的开放姿态。 《报告》注重回应经营主体关切,聚焦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改革,总体看有以下四方面亮点,可以概括为四个“突出”。 一是以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突出改革导向。通过深化改革打通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堵点卡点,是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任务。《报告》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任务,介绍了各有关部门发挥优化营商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实施的一系列宏观政策和微观举措。例如,围绕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介绍了有关部门在促进技术要素转化、释放数据要素潜能、加强知识产权?;さ确矫娴恼呔俅搿S秩?,围绕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介绍了在深化公平竞争治理、完善招标采购机制等方面采取的措施,体现了打通制约经济循环堵点的政策取向。再如,围绕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介绍了有关部门改进和创新监管执法方式,贯彻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理念的成果。 二是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突出效能提升。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必然要求。《报告》介绍了有关部门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合力攻坚的各种努力。例如,在进入市场环节,介绍了通过流程再造和数据共享,推动实现开办餐饮店、开办运输企业等“一件事”集成办理,大幅提高企业开办便利度的情况。又如,在企业退出环节,展示了有关部门通过改革引领和数字赋能,推动企业破产信息核查、企业注销等“一件事”落地,着力解决企业“退出难”的新做法。 三是以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为主线,突出企业有感有得。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感受最为直观。《报告》将企业满意度、获得感作为检验营商环境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按照企业从设立到退出的全生命周期,从进入市场、要素保障、经营环境、纠纷化解、企业退出等5个方面,阐述了2024年各领域政策举措及惠企利企实效。对企业关注度高、惠企效果明显的政策举措,通过政策专栏形式予以详细解读,进一步扩大政策知晓度和覆盖面。 四是以“制度—执行—效果”为逻辑,突出落地见效。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举措能否充分发挥作用,关键在于政策的具体执行和落实落地。《报告》对每个具体领域按照“制度—执行—效果”的逻辑介绍进展成效,直观、系统地介绍从政策文件出台到落地的全过程。为更好体现政策效果,《报告》展示了一批地方创新实践案例,使用了超200项结果性数据,以具体、鲜活的方式呈现营商环境改革成效。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紧紧锚定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目标,聚焦经营主体关切的突出问题和诉求期盼,在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加快改革步伐,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持续改善营商环境,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添助力。 ——完善现代市场体系,营造公平高效的市场化营商环境。强化市场激励、畅通要素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微观经济活力是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新征程上,需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大力破除经营主体反映强烈、民众密切关注的市场准入壁垒,保障各类经营主体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充分释放创新活力。 ——深入推进法治建设,营造公开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近年来,我国营商环境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一系列涉企法律法规陆续出台,为各类经营主体创造了良好法治环境。新征程上,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和经营主体新诉求,需要进一步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穿改革全过程,把平等保护贯彻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环节,加快推动重点领域立法,进一步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依法?;じ骼嗥笠挡ê推笠导胰ㄒ?,构建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让各类经营主体放心投资、安心发展。 ——加快推进制度型开放,营造开放包容的国际化营商环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相信中国就是相信明天,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我国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新征程上,需要加快国内制度规则与国际接轨,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转变;依法?;ね馍掏蹲嗜ㄒ妫U贤庾势笠翟谝鼗袢?、资质许可、标准制定、政府采购等方面的国民待遇;进一步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以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各国投资者深耕中国提供更大空间。(作者:吴小雁 国家发展改革委营商环境发展促进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