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光达电气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电能质量问题的成套装置的研究开发与生产制造,供应快速投切无功补偿装置,业务涵盖无功补偿、谐波治理和变频节能。低压电容补偿柜兼滤波装置,为你解决功率因素不达标、提高供配电系统的利用率、稳定网压,改善运行条件、滤除谐波,净化电网、自动补偿,实现无人值守、减低供配电损耗,获得节能效益、减少变压器温升和损耗。承接低压电容补偿柜、谐波治理、变频节能相关的成套方案设计。
一、无功功率补偿装置目前的应用状况
1.1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历史的发展进程最初的无功功率补偿技术的装置只有并联的电容器以及同步调的相机,通常都是要求在系统最偏于高压的部位进行集中性的补偿控制。并联的电容器是目前在电网发展过程中被应用最为广泛的专功此作用的无功功率补偿的一个装置。它的售价比较便宜,而且安装、维护都比较方便。但是总因为电容量的相对固定性,而实现不了对电网系统无功功率的无级性补偿;再加上电容器是有负电压效应的,这就使得电网系统内部电压下降更迅速;在整个电网系统出现谐波的时候,就有可能产生并联谐振这一现象,从而就会放大谐波的电流,造成损失。同步调的相机可以说是我国最早所运行的无功补偿的技术设备。
1.2SVC装置的发展以及目前的应用状况SVC装置主要包括了晶闸管对电抗器(TCR)的控制以及对电容器(TSC)的投切作用,还有就是两者的相互结合,或者就是指在整个电网系统里面,晶闸管对电抗器的控制以及固定的电容器或者是机械性的投切电容器这一系列形式之间进行混合搭配使用。
1.2.1晶闸管对电抗器的制约晶闸管的触发角通常是从直角90°到平角180°进行连续地调节转化,倘若增大它的触发角,那么TCR的等效导纳就是相应增大,这样就能减小对整个电路里基波分量的有效补偿,而这时的电抗器电路数额就会从定值数额往零发展变化。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通过对触发角大小的调整来改变TCR可以吸收到的无功功率的实际分量,进而实现对电网的无功补偿效果。
1.2.2晶闸管对电抗器(TSC)的投切作用TSC电路的实际原理就是可以进行连续调节的吸收容性无功功率补偿技术的装置。在这个电路中两个进行并联的晶闸管装置仅仅只起到将电容器合并介入电网或者只是将其从电网系统中断开的简单作用,而进行串联的那些小电感设备就是专门对可能造成的冲击电流进行抑制的。进行投切的重点原则就是TSC进行投入的那一时刻必须规定要是系统电压和电容器事先满格电压相等的那个时刻点。倘若电容设备上的电压是阶梯性进行跳跃变化的话,就有可能产生冲击性极强的电流,就会对晶闸管进行破坏,从而出现一系列不利的影响。
二、基于可变性电抗静止形态的无功补偿器。
2.1基于可变性电抗器的静止型无功补偿器补偿原理在对TCR和TSC型静止的无功功率补偿器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条件之上,某一个新课题里的组织成员提出了一种基于可变性电抗,采用静止形式的无功功率补偿的装置。它通常是由固定性的电容器、可变性的电抗器以及智能性的控制器组合而成的。它的特点就是将晶闸管以及电抗器进行串联,并将其设计成一种可变性的电抗器。而这个可变性的电抗器主要是由可变性的电抗变换器以及电力电子技术功率变换器这两个小部分组合而成的,可变性的电抗器是可以分成原边和副边的,原边的主线圈通常是和负载进行并联的,而副边的线圈一般是和电力电子技术的功率变换器进行彼此的连接限制。
这一技术的补偿器有下面一些明显的优势:
(1)它能够利用可变性的电抗器使得电抗值不断地被调整以达到在功率耗用上的无级目标;
(2)利用这种高低压相隔离的技术,可以在低压端实施控制的时候,降低系统对电子设备的期望要求,从而操作易于控制,也节约了电力系统的成本;
(3)无功补偿技术的装置所采用的是无源结构,它跟有源结构相比较来说,运行操作的可靠性都比较高,而且运行所需的费用偏低。
2.2基于可变性电抗器的静止型无功补偿器拓扑结构目前基于可变性电抗器的静止型无功补偿器拓扑结构主要是分为两种:运用晶闸管或者是IGBT的拓扑结构。倘若电网系统里的用电负载是感性负载的话,电流的速度就会滞后于电压的速度,我们就要调节晶闸管的触发角度,从而使得可变性的电抗器的电阻抵抗力变小,一直小到期望值,在这个时候无功功率的补偿器电阻的抵抗就是可以接受的,而与用电负载进行并联之后就能降低它的感抗性能,使得功率因数变大,无功功率的因数就相对变小;相反,当用电负载是容性负载的时候,电流速度就会在电压的前面,我们要调节晶闸管的导通角度,使得可变性的电抗器的电阻抵抗力变大,一直到大于一定的期望值,在这个时候无功功率的补偿器电阻的抵抗就是呈现感性的,跟负载进行并联之后就可以会增大它的感抗性能,使得功率因数变小,无功功率就相对变大。
业务咨询:18028173858 龚先生
公司网址:www.gdgd99.com
电子邮箱:1802817385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