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消息,4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气候和公正转型领导人视频峰会发表致辞。 习近平表示,中国将于联合国气候变化贝伦大会(COP30)前,宣布覆盖全经济范围、包括所有温室气体的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习近平主席的致辞,从国际承诺、政策导向和技术路径等多个维度,将对我国碳中和进程及建筑行业政策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碳中和进程加速驱动,全经济范围减排目标的升级 习主席宣布中国将于联合国气候变化贝伦大会前提出覆盖全经济范围、包含所有温室气体的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这标志着我国碳中和路径将加速从能源领域向工业、建筑、交通等全产业链延,建筑全生命周期(建材生产、施工、运营)碳排放核算体系势必加速落地。
1.建筑行业政策走向预判
标准体系迭代加速,基于"覆盖所有温室气体"的承诺,建筑行业可能面临: 现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或将进一步升级(例如新增隐含碳排放限额)
强制披露建材产品碳足迹
超低能耗建筑占比目标提升
2.碳市场机制深度激活,建筑行业可能探索:
建筑领域碳配额分配机制
绿色建筑REITs扩容
建筑碳排放权质押融资创新
小结 该致辞通过强化国际责任与国内行动的联动,延续了既有政策框架(如"1+N"体系),又在碳核算边界、技术合作机制等方面有所突破。建筑企业需重点关注2035年新目标的实施细则、国际碳关税应对策略,以及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商业模式变革。 致辞全文如下: 共迎时代挑战 携手推进全球气候治理 ——在气候和公正转型领导人峰会上的致辞 (2025年4月23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 尊敬的古特雷斯秘书长, 尊敬的卢拉总统, 各位同事: 很高兴和各位线上相聚,共同出席气候和公正转型领导人峰会。 今年是《巴黎协定》达成10周年。10年来,全球气候治理虽然历经风雨,但绿色低碳发展终成时代潮流。今年也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人类社会走到新的十字路口。尽管个别大国热衷于单边主义、?;ぶ饕?,对国际规则和国际秩序造成严重冲击,但历史总会在曲折中前进。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加强团结合作,就一定能冲破逆流,推动全球气候治理和世界一切进步事业行稳致远。在此,我愿分享4点看法。 一是坚守多边主义。国际形势越是变乱交织,越要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是国际气候合作的基本法律遵循。要秉持法治精神,重信守诺,锚定绿色低碳发展,通过多边治理共同应对气候?;?。 二是深化国际合作。面对多重挑战,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团结合作。要以开放包容超越隔阂冲突,以合作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使优质绿色技术和产品自由流通,让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都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作为全球南方一员,中国将大力深化南南合作,继续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三是推动公正转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转型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绿色转型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协同推进民生福祉改善和气候治理,统筹?;せ肪?、发展经济、创造就业、消除贫困等多重目标。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和支持,助力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增进各国人民共同和长远福祉。 四是强化务实行动。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要以系统政策体系和扎实行动举措,把工作目标转化为切实成果。各方都应该尽最大努力,在统筹经济发展和能源转型基础上制定和实施国家自主贡献的行动纲领。中国将于联合国气候变化贝伦大会前,宣布覆盖全经济范围、包括所有温室气体的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各位同事!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点。中国是世界绿色发展的坚定行动派、重要贡献者。自5年前我宣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来,中国构建了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中国还是全球“增绿”最快最多的国家,贡献了全球四分之一的新增绿色面积。 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不会放缓,促进国际合作的努力不会减弱,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不会停歇。让我们以人类前途为怀、以人民福祉为念,切实履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各尽所能,团结协作,推动共建清洁、美丽、可持续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