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学生兼职快餐联系方式_51pc·mc品茶官网ios,200快餐,全国品茶联系方式

点击关闭
  • "扫描二维码,关注协会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平板玻璃:冲出困境见曙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2-24 来源:河南日报 浏览次数:629
核心提示: “未来节能玻璃市场需求巨大!”一家平板玻璃企业的负责人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读到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未来节能玻璃市场需求巨大!”一家平板玻璃企业的负责人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读到了未来发展的方向。三中全会首次将生态文明纳入体制改革的范畴,而节能环保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课题之一。建筑能耗中,通过玻璃门窗造成的能耗占到了建筑总能耗的 40%~50%,目前我国节能玻璃的普及率仅为10%,每年新增建筑面积9亿多平方米,仅有5%达到节能要求。众多平板玻璃企业,在兴奋地看到巨大市场的同时,也看到了冲出困境的方向。
 
      玻璃行业迎来“小阳春”
 
  “从3月开始,我们开始调高玻璃的出厂价,公司出货量逐渐增大,库存趋于正常。”在经历了漫长的“寒冬”之后,玻璃行业终于迎来了“小阳春”,一家平板玻璃企业的负责人感慨,“企业的日子总算好过一些了。”
 
  进入8月以后,房地产市场的回暖、棚户区改造以及国内光伏太阳能市场的启动等多重因素,共同拉动了玻璃市场需求,推动价格持续上涨。
 
  虽然玻璃行业出现了“小阳春”,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只是“非典型繁荣”。在郑州玉海玻璃技术有限公司的邹刘洋看来,“玻璃市场需求提振乏力,而且,玻璃行业仍然被产能问题所困扰。”
 
  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平板玻璃产能利用率仅为73.1%,低于国际通常水平。国务院提出,在提前完成“十二五”规划中淘汰落后产能5000万重量箱目标的基础上,2015年年底之前,平板玻璃行业将再淘汰2000万重量箱。
 
  一边淘汰,一边仍有新的生产线上马。据中国玻璃信息网统计,2012年,国内有19条浮法玻璃生产线点火,新增产能约8000万重量箱,今年点火16条生产线,新增6000万重量箱,总产能将突破10亿重量箱。
 
  对于平板玻璃产能过剩的原因,有业内专家指出,从市场角度来看,一方面是企业自身产能建设速度过快,整个行业缺乏理性;另一方面是企业缺乏对上游市场的敏感性,在房地产市场受到严控时没有及时刹车。
 
  调整结构我省早已着手
 
  2010年,全国平板玻璃总产量66261万重量箱,河南的总产量2414万重量箱,居全国第9位;2012年,全国平板玻璃总产量71416万重量箱,河南的总产量1216万重量箱,居全国第15位。
 
  “河南的平板玻璃产能已经在连年下滑。”业内人士分析,从2005年产量占全国比重的9.6%,到2010年的3.6%,再到2012年的1.7%,近几年河南平板玻璃产能不断萎缩,洛玻、中联、奔月等大企业因种种原因先后关停了多条生产线。
 
  无论是从产能总量来看,还是与国内主要玻璃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生产规模来看,河南平板玻璃在国内玻璃行业的位次都在下降。“河南的玻璃企业生产规模偏小。”河南建材工业协会会长王爱贞说,省内四家主要生产企业的平板玻璃生产线规模小于国内平均规模。
 
  在2010年,我省已经出手抑制平板玻璃产能,省政府发布的《抑制我省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实施意见》提出了两个“所有”:严格控制新增平板玻璃产能,所有拟建的玻璃项目,一律不予备案;所有在建项目必须采用先进工艺装备。
 
  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透露,“十二五”期间,我省仍严格控制新增平板玻璃产能,提升质量、精深加工将成为调整目标。按照规划,到2015年,我省将实现优质浮法玻璃比重由2010年的40%上升至75%,平板玻璃深加工率由12%升至50%。
 
  推进产业创新的“河南力量”
 
  虽然河南平板玻璃产能在全国占比较小,但在此轮“市场化”调控中,河南活跃着一个重要的市场因素——郑州商品交易所的“玻璃期货”。
 
  与玉米、棉花、煤炭等大宗商品相比,玻璃只是小品种。但这个“小品种”被市场寄予了助力化解产能矛盾这一“大块头”的厚望。
 
  “玻璃期货可以作为‘杠杆’工具,提高玻璃产业链中各个环节的企业资金的利用率,通过期货市场丰富经营方式提高赢利能力,引导玻璃行业进行产品调整。”郑商所分析人士认为。
 
  除了外部化解,还要内部提升。在国内玻璃行业,河南曾处于产业技术的主导地位,洛玻、中联等企业生产的优质浮法玻璃、超薄玻璃对于支持国内玻璃加工产业、信息显示产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面对当前产业调整大环境的压力,河南玻璃企业纷纷从技术改造、成本控制等方面提升业绩。创新,已经成为洛玻等企业着力打造的核心竞争力。
 
  河南建材工业协会一位负责人认为,平板玻璃产能过剩主要是结构性过剩,例如,普通平板玻璃产能严重过剩,但电子用平板玻璃一直依靠进口。
 
  洛玻2013年半年度报告已露端倪:洛玻集团下属子公司中,单纯生产浮法平板玻璃的企业利润大多负增长,而能够生产电子玻璃的洛阳龙海电子玻璃有限公司“一枝独秀”,成功实现赢利。
 
  观望后市,洛玻的分析人员认为,“多重因素将拉动玻璃市场需求的增长,从而推动玻璃价格逐步走高。但也要看到,玻璃行业产能供给仍在持续增加,供需矛盾依然突出,玻璃市场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总之,玻璃市场依旧是挑战与机遇并存。”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Copyright 2007-2025 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05037132号-1
电话:010-57159706 传真:010-88372048 联系我们:glass@gl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