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学生兼职快餐联系方式_51pc·mc品茶官网ios,200快餐,全国品茶联系方式

点击关闭
  • "扫描二维码,关注协会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员新闻 ? 会员新闻 ?

一家真空玻璃科技企业的困顿与坚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9-17 09:49 浏览次数:667

  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栋灰白相间、集办公楼与厂房于一体的新楼房格外显眼。在这栋楼房里,年逾七十的首席科学家唐健正带领他的科研团队,夜以继日地研究和安调全世界最先进的第三代真空玻璃自动化连续生产线。

  据了解,如果这条生产线投产,国内真空玻璃年产量将告别“单数时代”,达到50万平方米,也超过了目前为止年产量最大的日本板硝子玻璃公司宣布的年产25万平方米生产线的记录。这或将意味着,困扰真空玻璃很多年的量产受限的世界性难题将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然而,谁能想象,这项即将搅动全世界玻璃大佬神经的尖端技术问世背后,是北京新立基真空玻璃技术有限公司团队坚守了12年的酸甜苦辣。“如果没有新立基12年持续不断的投入,中国根本就不可能出现真空玻璃这个产业,玻璃的节能极限还会停留在中空玻璃的数值上。”唐健正表示,高科技产业化的开创性工作非常艰难,亟须得到相关的配套扶持和关注。

  开创者的坚守

  研究真空玻璃的历史要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

  1990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已任教近30年的唐健正作为访问学者来到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开始与该校时任应用物理系主任的R.E.Collins教授联合研究平板真空玻璃。经过3年的努力,1993年,世界上首块1米×1米的平板真空玻璃样品问世。1996年,悉尼大学把专利转让给日本板硝子玻璃公司,日本人在几年后宣布开始批量生产真空玻璃。

  为了在国内建筑领域推广节能玻璃,也为了打造真空玻璃的民族品牌,1998年,唐健正带着他的发明回到了中国。然而,当时国内还处于平板玻璃时代,建筑基本都采用单层玻璃,建筑节能的观念一片空白。中国自主的新兴玻璃技术更是凤毛麟角,即使一些深具代表性的标志性建筑采用的绿色节能玻璃门窗,也基本依赖进口。

  在这种背景下,投资者需要极其的远见与胆识,才可能看好唐健正手中的这个“宝贝”。新立基无疑以远见卓识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者。2002年新立基在青岛生产出中国第一块真空玻璃,一做就是12年。

  开创者工作的艰难常常超乎想象。“做为第一家在中国生产真空玻璃的企业,新立基没有现成的样本和经验可以借鉴,大到设备、工艺和生产组织,小到一个零部件的标准化,全都要从零开始。真是千头万绪,步履艰难。”北京新立基真空玻璃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信彬说,从一个专利开始,到样品、设备、部件、工艺,再到生产、营销和应用、标准等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相比较之下,目前在建筑节能市场上广泛使用的中空玻璃,也历经了20多年的市场洗礼,但不同的是,当时国际上的中空玻璃技术已经颇成气候,国内可以引进吸收现成的技术和商业模式。而真空玻璃与中空玻璃的技术和生产模式截然不同,日本为了垄断这一行业,对外高度保密,新立基注定只能在民族自主创新产业道路上“孤独”前行。

  也正因为如此,在中空玻璃的厂家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冒出后,成气候的真空玻璃企业却屈指可数。“大家都很清楚真空玻璃的优越性能,但是由于技术门槛太高,谁也不敢轻易涉足这个领域,部分企业打起了假冒真空玻璃的主意,但产品好不好一试便知。”李信彬表示,假冒产品会损害真空玻璃的品牌形象,适当的时候也要打打假。

  为了规范真空玻璃的生产和使用,新立基着手在产品和应用的行业标准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唐健正说:“真空玻璃属高科技产品,真空度一定要达到一定标准才行,如果不符合标准就跟中空玻璃没差别。因此怎样保持产品质量、效果的稳定有一系列需要思考的问题。标准和检测是关键。新立基牵头推动了世界第一个真空玻璃产品行业标准的出台,下一步要推动出台国家标准。现在如何严格落实标准成为一个问题,这有赖于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业内的共同努力,不然一个新的产业有可能过早就夭折。”

  突破技术瓶颈

  据了解,真空玻璃具有“节能、节材、节地”等多种优势特征。其中节能是真空玻璃主导宣传的,根据玻璃的K值,倘若K值越低,则节能效果越好。目前国内建筑门窗的K值标准最低为1.5,而真空玻璃最低可以做到0.3。有人用中空玻璃做了个实验,达到0.6的K值,需要3片Low-E玻璃,1片普通玻璃,总厚度达到40毫米,而0.3K值的真空玻璃只需要1片Low-E玻璃,1片普通玻璃,,总厚度仅为6~10毫米。与此相应的是,更厚的玻璃需要更多的门框材料,真空玻璃的节材优势显然比较突出。

  从现实情况来看,中国建筑节能形势严峻,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源消耗的35%。有业内人士测算,如果我国110亿平方米的门窗节能水平能够达到欧洲现行标准,每年可以节约标煤4.3亿吨,相当于我国全年煤炭总产量的20%。目前我国每年新增建筑面积达到20亿平方米,即使不考虑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节能玻璃年需求总量达到了1亿平方米以上,如果以真空玻璃大量替代其他类型的玻璃将产生极大的节能效益和巨大的真空玻璃市场。

  也因为真空玻璃在节能上的巨大优势,其在国外市场的认同度颇高,尤其是欧洲一些古老建筑的节能改造,都会首选真空玻璃,日本板硝子的真空玻璃在本土和欧美卖到了每平方米3000元左右,但市场依旧很火。

  在国内,在近几年倡导绿色建筑的大背景下,不少公共建筑项目的材料采购都已经偏向于绿色建材,真空玻璃也因此成为了首选对象之一。据介绍,新立基的真空玻璃在很多大型建筑项目里得到了使用,包括中关村科博园、北京天恒大厦、长沙滨江文化园、郑州图书馆、河北建设厅等建筑项目。

  “新立基在市场终端创造了多个第一,比如世界上第一座真空玻璃大厦、世界上第一个真空玻璃建筑群等,这些高端建筑群对真空玻璃的认同,说明这个产品确实是有市场的,也增加了我们的信心。”唐健正说。

  然而,由于真空玻璃所面临的普遍性的技术难题,新立基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无法突破产能困境,其现有的生产线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一个不得不面临的尴尬是,当大批量的订单出现时,如何按时并保质保量地完成产品的生产?

  为了解决这个技术瓶颈,新立基投资了5个亿人民币研发第三代真空玻璃自动化连续生产线。根据这条生产线年产50万平方米玻璃的性能估计,一旦进入实质性的规模化投产阶段,新立基或将迎来爆发性的增长,引领真空玻璃产业步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如何扶持创新业态

  “新立基并不是在做简单的加法,而是在创造一个全新的细分产业,它集合了从上游机械设备生产、到真空玻璃制造、到下游销售与应用的全产业链模式。”李信彬对记者强调。而这一点,从玻璃的发展史来说,可以和上个世纪洛阳浮法玻璃技术诞生作比较,正是这一技术,开创了中国玻璃的崭新纪元。

  “高新技术是有风险的,所以我们一直很低调。”李信彬表示他们一直在做投入,埋头苦干,但由于连续12年的研发投入和新线5个亿的资金投入,给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带来很大的财务压力,特别是在前期,由于产品认知度和市场能够接受的价格低,在缺少大额度收入的情况下要维持大规模产业化研发存在很多困难。

  据了解,像所有高新技术类企业那样,新立基也享受到一些来自政府层面的研发性小额资金扶持,但在一些大额的专项产业化资金扶持项目申请中,尽管新立基在真空玻璃产业化方面进展已遥遥领先于世界,包括所有世界玻璃行业巨头,却因为没有达到所要求的“盈利”的标准而遗憾出场,比如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项目资金、北京市工业发展资金贷款贴息项目等。

  李信彬表示,目前正处于企业最需要方方面面支持的时期,如果政府能够雪中送炭,将极大地促进技术研发工作,加速真空玻璃的规?;?。但是规矩摆在那里,就是无法逾越。

  业内专业人士认为,真空玻璃作为一种全新业态,对中国玻璃产业链的发展是有重大意义的。尤其是在目前阶段,平板玻璃产能过剩状况严重,为了化解过剩产能,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和措施,真空玻璃既能消化玻璃原片,又是玻璃转型升级的方向之一,因此,大力支持真空玻璃的发展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非常希望政府能够针对大规模产业化前,研发难度高、投入大、产出小,但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对国家有重大战略意义及巨大市场空间和良好盈利前景的项目制定相应的支持政策。”李信彬进而表示,政府产业支持项目,能否更多考虑项目的未来盈利能力,而不要用短期的盈利指标一刀卡死。

 

[ 会员新闻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留言咨询

?
Copyright 2007-2025 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05037132号-1
电话:010-57159706 传真:010-88372048 联系我们:glass@glass.org.cn